我進入復旦,從來就不是一個GPA 很出色的人,即使在大三大四拿了幾次一等獎學 金,總體上也被大一大二的墮落衰敗而拖了后腿。原因是很清楚的,當時我并不打 算 申請出國,一個很好的GPA 對我來說恐怕沒有什么意義。我寧可躺在床上多睡一 會, 或者和別人聊聊天,亦或彈彈吉他唱唱歌,也懶得復習什么很無聊的英語政治。 這種 態(tài)度應(yīng)該說是相當有害的,如今回想起來,當年的無為生活態(tài)度,注定了我如 今悲劇 化的申請命運。
經(jīng)過這次嘗試,我深深體會到,出國是一項系統(tǒng)工程,應(yīng)該從大學伊始就處心積慮 的 向著這個目標前進。中間任何形式的偏離都是有損于出國這個大目標的。如果你 本身 學習態(tài)度端正,那么最好。就按照這樣的作風保持下去,去提高你的GPA 去認 真準備 GRE和TOEFL,等到申請的時候,一切都水到渠成。如果你本身不那么聰穎或 者刻苦, 那么就設(shè)法和帶課老師搞好關(guān)系,在印象分上下工夫,這樣的努力是 必要的,只 要得法,你的成績就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。我想我大學期間的懶惰與狂 傲直接決定我 沒有采取一個理性的態(tài)度對待這樣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問題,如今看 來,追悔莫及 啊。我們認真分析分析成績單很漂亮的人的經(jīng)歷,無外乎上面所提及 的兩種情況,要 么超級生猛,要么就做得油滑光亮。
至于其他方面的經(jīng)歷,我想應(yīng)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。對于理工科的人來說,你曾 經(jīng) 擔任過的職務(wù)可以說是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,因此如果你的目標就是申請牛校, 大可 以不受校方的鼓惑,扎扎實實去做你自己要做的事情,實際上,這樣一心只讀 圣賢書 的人在申請出國方面還是有很多出色的例子的。如果你要申請管理或者類似 專業(yè),據(jù) 我的粗淺認識,在日常的工作和學習中,以及你所擔任的職務(wù)中所表現(xiàn)出 來的EQ是非 常非常重要的。這種工作經(jīng)歷甚至比一個好的GMAT分數(shù)還要重要。
二
1997年我大學畢業(yè),當時非常想出去工作,后來與家里達成妥協(xié),只好直升研究生。 記得當時我問一個師兄,上研究生究竟好不好,他只告訴我,上研究生不能算很差, 但比上研究生更好的選擇也是有的。我明白他所指的是大學畢業(yè)就出國或者找一個 比 較有發(fā)展前途的工作,對于這第二條路來講,我想自己還是有一些信心的。 上了研究 生沒有和同學們住在一起,當時非常非常善良的覺得應(yīng)該干好學校交給自 己的每一項 工作,如今看起來,當初的這種想法非常非常的幼稚可笑。原因也是非 常的淺顯的, 學校的目標和個人發(fā)展的目標無論如何是肯定不會同步的。對于一個 青年來說,只有 抓緊有限的時間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,去做最重要的事情才具有 重要意義,徘徊于 一些細枝末節(jié)上面只會增加一個人的事業(yè)成本,無謂的消磨自己 的精力與銳氣。任何 一個單位或者領(lǐng)導都是在用你的時候?qū)δ阆裁夹ρ郏猛昴憔?橫眉冷對,如果他們僅 僅允諾一個可能性給你,那么你可以做的就是徹底忘記他們, 徹底拋棄那個虛無渺有 的可能性,人的一切必須在自己的掌握之中。
每次到南區(qū),都看見一堆大學本科的同學在一起背紅寶書或者做題目,我感覺這種 生 活真的非常非常的荒誕--人怎么可以只和一個外國的破考試打交道呢?人活著該 有更 多的內(nèi)容。事實上,對于非出國的人來說,這種生活方式確實是很不人道的, 對于手 頭有個牛導師,或者有一個不錯的課題的人來說也是完全不必要的,但對于 一個想要 立志留學的青年,如果課題出成果周期比較漫長,或者壓根不打算繼續(xù)從 事自己本專 業(yè)的研究,在短時期內(nèi)過這種完全禁欲苦行的生活是必要的。已經(jīng) 在美利堅的那 些同學,其實未必自己真的很想出去,但是在那種充斥了紅寶書的環(huán) 境中,個人的意 志往往就服從了群體的意志。我個人并不贊同這樣的處世原則,你 要出國并不能因為 你所有的同學都出去了就認為你出國是理所應(yīng)當?shù)氖虑椋總€人 的性格是大相徑庭 的,同時他們所適合發(fā)展的社會環(huán)境也是非常不一樣的。有些人 天生就是有中國特色 的領(lǐng)導者,那么這樣的人在中國的官場里面才可能實現(xiàn)他最大 的價值,讓這樣的人出 國恐怕只可能增加他的痛苦。而有些人天生就是一個金錢的 積累者,這樣的人就應(yīng)該 在陸家嘴或者中關(guān)村摸爬滾打,出去給鬼子做牛做馬純粹 是浪費一個人的聰明才智。 但是還有一些人,希望能夠得到一種輕松的政治氛圍, 能夠使自己所處的社會環(huán)境, 人際關(guān)系盡量的簡單一點,甚至以一定的社會地位的 喪失為代價,那么出國將是一個 好的選擇。只要你覺得你該出國,你適合出國,你 確實喜歡在國外的那種生活方式, 那么你才真正的應(yīng)該為這個目標投入一次,否則, 離寄托族遠遠的,那樣的生活對你 來說,太枯燥,太不人道了。
三
對一個人來說,最重大的災(zāi)難不是他所從事的事業(yè)不夠理想,而是在無數(shù)中可能性之 間 游走徘徊,莫知所終。我覺得,自己在復旦的這些年,最失敗的莫過于此。還算 好,經(jīng) 過了無數(shù)次的嘗試以后,我終于明白了自己希望得到的是什么,正所謂:朝聞 道,夕可死了。
盡管我在出國與不出國這條路上徘徊了太久太久,但是我絲毫不為自己過去的付出而 后 悔,人的成長是在不斷的修正和否定中完成的,只有堵死其他的通路,你才會真正 死心 塌地地一直走下去,而不再考慮所有其他的可能性,因此在這個抉擇和探索的時 期,人 真正經(jīng)歷了信念坍塌的危機和苦痛,但是這種苦痛將是一種新生活,一種完全 的充實的 生活的分娩時期的陣痛而已。有些更有人生智慧的人不在嘗試之中完成自己 的抉擇,而 是采取一種對其他一切之一切視而不見的態(tài)度,這樣的方式規(guī)避掉一切從 頭開始的風險, 是值得人效法的一種態(tài)度。不過我自信自己無法真正學會這種處 世金針,因此,破 釜沉舟或許是一種激烈的具有破壞性否定性的追求平靜的肯定的生 活的方法,雖然方式 與目標是如此的矛盾。至于你所選擇的道路是否最好,由于它已 經(jīng)占據(jù)了唯一的位置, 故而已經(jīng)不再是一個有意義的問題。
